



电子标签货架和中型货架的储位数量比例通常在1:2到1:3之间。具体来说,电子标签货架由于需要安装电子显示屏和感应设备,每个储位的空间占用更大,一般单层只能设置3-5个储位;而传统中型货架没有这些限制,单层可以轻松布置6-10个储位。
这个比例差异主要源于电子标签货架的技术组件会占用更多空间,但换来的优势是每个储位都能实现数字化管理,实时显示库存信息,这是普通货架无法比拟的。
很多仓库管理者都面临这样的困境:想要升级智能仓储系统,但又担心电子标签货架会大幅减少储位数量。我们服务过的一个母婴用品电商客户就深有体会,他们仓库原本使用中型货架有2000个储位,改用电子标签货架后储位减少到800个,短期内确实影响了存储能力。
但三个月后他们发现:虽然储位减少了60%,但拣货效率提升了3倍,错拣率从5%降到0.3%,整体仓储运营成本反而下降了。这说明单纯比较储位数量并不科学,要看综合效益。
我们建议采用混合布局方案:将30%的高周转率商品放在电子标签货架,70%的低周转商品仍用中型货架存储。某服装品牌仓库实施该方案后,电子标签货架虽然只占总储位的15%,却处理了60%的日常订单,整体仓储效率提升40%。
另一个优化方向是选择窄版电子标签,可以将单个储位宽度从常规的60cm缩减到45cm,这样电子标签货架的储位数量就能接近中型货架的70%,实现空间与效率的最佳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