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仓库标识不是随便贴几个数字就完事儿。首先必须标清楚货架位置,比如"A区-03排-2层"这样的三维坐标;其次要标明货物类别,像"电子元器件-电阻"这种具体名称;最后还得有状态标签,比如"待质检""禁动"等提示。少了任何一项,都可能让工人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。
某电商仓库曾因标识混乱吃过大亏——双十一期间,40%的订单因找货超时被取消。调查发现:货架只用"1-2-3"编号,新员工根本对应不上系统;混放的商品只标大类,拣货员得拆箱确认;过期标识没清理,导致发错批次货。这些问题每年让他们损失超200万,直到全面升级标识系统才解决。
食品厂李老板的做法值得借鉴:第一招用"彩虹法则",不同温区用不同颜色标签(红色=冷冻、蓝色=冷藏);第二招实行"双标制",货架贴二维码存电子档案,同时保留大字体的视觉标识;第三招设置"动态标识区",预留10%空白标签位应对临时调整。现在他的仓库拣货效率提升了60%,连临时工都能快速上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