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仓库拣货员每天重复着"找货-核对-搬运"的机械劳动,弯腰看纸质单据、用笔勾选商品、频繁核对货架编号...这些动作看似简单,实际藏着三大痛点:一是人工拣货错误率高,发错货就得返工;二是新手培训周期长,面对上万种商品容易蒙圈;三是高峰期订单积压,员工满仓库跑得像无头苍蝇。某日化电商仓库就吃过亏,618大促时20%的订单因拣货超时被取消。
这套系统就像给货架装上"会说话的红绿灯"。每个货位安装电子标签屏,当订单下达时,需要拣选的货位红灯亮起,显示屏直接跳出数字"12"——意思是这个商品要拿12件。拣货员推着车按灯光提示走,完成一个灯位就按键确认,系统自动指引下一个亮灯位置。某母婴仓实测显示,原来3分钟一单的拣货时间缩短到45秒,准确率从92%飙升到99.8%。
第一种是SKU超过5000的电商仓,比如杭州某服装仓用排灯系统后,双11期间500人团队干出了往年800人的工作量;第二种是药品、精密仪器等不容出错的行业,北京某医药仓通过灯光+重量感应双重校验,实现全年零差错;第三种是冷链仓库,广州某生鲜仓员工戴着手套也能操作,再不用反复摘手套翻订单。特别有意思的是,有个做汽车配件的老仓库,用排灯系统直接把老员工的经验"固化"到了系统里。
电子标签排灯不是简单的设备升级,而是用"傻瓜式指引"重构了仓储作业流程。就像开车用导航,不需要记路只要跟提示走,这种把人当"智能执行终端"的思路,或许才是智能仓储的真正内核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