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电子标签的核心是“电子纸显示电路”,就像它的“大脑”和“手脚”。首先需要“驱动芯片”把数据信号转换成电压(比如5V或15V),然后通过“行列电极”像网格一样覆盖屏幕,每个交叉点控制一个小颗粒(微胶囊)的黑白翻转。最关键的还有“储能电路”,因为电子纸只有在刷新时才耗电,平时全靠电容“存着电”维持显示。
某连锁超市曾因人工换价签每年浪费3000小时,改用电子标签后:1)后台通过“无线电路”(2.4G或LoRa)批量发送新价格;2)每个标签的“通信模块”像收快递一样识别自己的数据;3)驱动电路用0.3秒完成刷新。现在全场调价只需店员在电脑点一下,顾客再也不会看到手写改价的潦草标签了。
汽车零件厂的金属标签常被油污遮盖,换成三防电子标签后:1)用“柔性电路板”替代传统铜线,弯折也不怕断;2)“光感电路”自动调节亮度,昏暗仓库也能看清;3)特别加了“防短路涂层”,沾到机油擦擦就能用。仓库主管算过账:以前每月换200个金属标牌,现在一组电池能用5年。
上一篇:电子标签如何向读写器传输数据?RFID的无线通信原理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