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零售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,电子价签的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45亿美元。但传统电子价签有个硬伤:依赖Wi-Fi或蓝牙,信号不稳定还得频繁换电池。
eSIM电子价签直接内置蜂窝网络模块,实测显示部署时间能缩短60%。磐达科技测试数据显示,采用eSIM的价标签在大型商超环境里,平均3.6秒就能完成全店价格更新,比传统方案快4倍。
不过eSIM方案成本确实更高。单个标签硬件成本比蓝牙版本贵30-40元,运营商流量费每年还要15-20元。但考虑到节省的人工改价成本,2000个标签的门店1年半就能回本。
现在全球已经有23个国家规模应用eSIM价签,法国某连锁超市用这个技术后,促销商品价格错误率直接从1.2%降到0.05%。国内永辉等商超也开始测试,但受制于运营商网络覆盖,地下楼层偶尔会有3-5秒延迟。
技术不是万能的。海鲜市场这种高湿度环境,现有eSIM标签的故障率还是比普通标签高1.8倍。磐达的工程师正在测试新的密封方案,希望能把故障率控制在3%以内。
如果你在考虑升级价签系统,先算笔账:超过500个标签、经常调价的场景,eSIM确实能省事。但要是就几十个标牌的小便利店,可能蓝牙版更划算。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好坏,关键看用得对不对。
上一篇:电子价签为什么要用可充电设计?
下一篇: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