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根据最新零售行业报告,全球电子价签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23.7亿美元。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小,但渗透率其实只有12%左右。传统纸质标签每年消耗超过200亿张,电子价签替代空间还大得很。
磐达科技的市场调研显示,国内商超对电子价签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。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约8.3亿元人民币,年增长率保持在30%以上。不过有个现实问题:一线城市大型商超基本完成布局,但二三线城市渗透率还不到5%。
成本确实是阻碍普及的主要因素。单个电子价签价格从早期的200元降到现在的40-80元,但相比几分钱的纸质标签还是贵。有意思的是,沃尔玛的案例证明,使用电子价签后人力成本能降低60%,18个月就能回本。
技术瓶颈也不容忽视。目前主流电子价签续航3-5年,但低温环境下性能会打折扣。磐达实验室测试数据显示,在-15℃环境中,约15%的设备会出现刷新延迟。这给生鲜冷链应用带来了挑战。
新零售概念正在给行业加把火。盒马鲜生已经实现100%电子价签覆盖,永辉超市计划2024年前完成80%门店改造。阿里云的调研报告指出,接入智能系统的电子价签能使促销响应速度提升400%,这个数据让很多零售商坐不住了。
海外市场更热闹。欧洲电子价签普及率已达35%,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宣布2025年全面淘汰纸质标签。不过美国市场增长比预期慢,亚马逊Go门店的案例反而刺激了传统零售商加快数字化转型。
电子价签市场远没到天花板,但玩家得面对现实:技术要更稳定,价格得再亲民点。磐达科技监测到,2023年Q2又有3家新厂商进入这个赛道,现在的关键是看谁能先把中小型零售商的痛点解决了。
上一篇:电子价签如何连接基站
下一篇:返回列表